中國吉利全球佈局的收購之路


發佈日期:2022/10/07
  • 分享至:

中國吉利全球佈局的收購之路

 


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持續以收購形式實現全球化之路。 

繼瑞典富豪汽車(Volvo)、英國蓮花(Lotus)等國際汽車品牌之後,吉利汽車再度收購英國著名百年汽車品牌「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7.6%的股份。目前,吉利集團已經擁有Volvo(78.4%)、Lotus(51%)、Renault Korea雷諾三星(34.02%)、Smart(50%)、Mercedes-Benz(9.69%)和Aston Martin(7.6%)等多家非中國車廠的股份。

 

吉利汽車成為Aston Martin的第 4 大股東 

依據《金融時報》報導,吉利在阿斯頓·馬丁最近6.54億英鎊(7.32億美元)的配股融資中對其入股,未來將與阿斯頓·馬丁在某些技術上展開合作,希望能幫助這間英國豪華跑車廠做電動化轉型。 

目前 Aston Martin 主要股東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公開投資基金的 16.7%,Mercedes-Benz 也有 9.7%,最大股東仍是阿斯頓·馬丁董事長勞倫斯(Lawrence Stroll)帶領的 Yew Tree,擁有 18.3%股份。在吉利汽車購入 7.6%股份後,將成為該品牌的第 4 大股東。 

金融時報報導,吉利控股集團執行長李東輝(Daniel Donghui Li)表示,很高興正式成為阿斯頓·馬丁的投資者,並期待與阿斯頓·馬丁共同探討協同合作機會,阿斯頓·馬丁將繼續堅持其發展戰略,致力於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提升盈利能力。

 

Aston Martin期望能翻轉營收 

公開資料顯示,阿斯頓·馬丁成立於1913年,旗下車型包括Vantage、DB11、DBX等,且於2018年6月在倫敦證交所掛牌上市。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俄烏局勢升級與成本飆升等影響,阿斯頓·馬丁全球銷量僅為 2,676輛,稅前損失達2.854億英鎊。 

據金融時報報導,2018年,在阿斯頓·馬丁上市,吉利便多次接觸;2019年末,阿斯頓·馬丁需要紓困時,吉利和阿斯頓·馬丁董事長勞倫斯(Lawrence Stroll)都提出報價,吉利當時希望將阿斯頓•馬丁的生產計劃全球化,並迅速進軍電動汽車領域,但是阿斯頓·馬丁董事長勞倫斯·斯特羅爾(Lawrence Stroll)希望重返一級方程式賽車(F1),專注於在中置引擎超跑領域與法拉利(Ferrari)競爭,以恢復阿斯頓·馬丁的豪華聲譽,當時董事會最終還是支持勞倫斯。 

成立於1913年3月的阿斯頓·馬丁定位高端超跑品牌,一直以來給人貴族的感覺。實際上,表面光鮮的阿斯頓·馬丁,內部是千瘡百孔,營收狀況不如一家定位低端的自主品牌。據統計,阿斯頓·馬丁已經經歷了七次破產。這次在吉利汽車入股後,有望帶來轉機。

 

吉利汽車藉由海外收購、入股,深化合作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吉利汽車多次出手收購車企股權,例如2010年以18億美元對老牌車廠富豪汽車(Volvo)100%收購的案例,目前雙方在技術與供應鏈形成協同合作。吉利汽車創始人李書福所採取的「吉利是吉利,Volvo是Volvo」的策略行之有效。在福特手中連年虧損的富豪汽車,由吉利轉虧為盈,也為吉利帶來了品牌效應以及先進技術。目前,吉利與富豪汽車已經在技術、供應鏈等方面形成了協同。 

吉利汽車藉由收購來深化合作。2006年,吉利收購倫敦經典黑色計程車製造商和所有者英國錳銅控股(Manganese Bronze Holdings)19.97%的股份,並成立上海英倫帝華公司,為吉利出海收購打下基礎; 2017年6月,收購馬來西亞DRB旗下寶騰汽車(Proton)49.9%的股份,以及英國經典跑車蓮花(Lotus)51%的股份,並對兩大品牌進行改造;2018年2月,吉利控股以90億美元入股賓士母公司戴姆勒約9.69%的股份。 


221006中國吉利全球佈局的收購之路圖片1.png



吉利控股是中國最大民營汽車科技集團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是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科技集團。官網顯示,吉利控股在中國、美國、英國、瑞典、比利時、馬來西亞建有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汽車整車和動力總成製造工廠,擁有各類銷售網站超過4000家。 

吉利汽車除了在中國的自有品牌,近年也成立了一些新電動車廠,包括領克(Lynk )、極氪(Zeekr )、幾何(Geometry)..等等。手上也握有不少收購來的知名品牌,比如 Volvo、Lotus、Polestar、Proton、London Electric Vehicle Company。吉利汽車與 Aston Martin 將藉由此次交易,拓展未來更多的合作可能性。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上海證券報、經濟日報、聯合新聞網)




 
瀏覽次數:1662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