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世界雜誌》第49期 - 英國面臨一波波「離英潮」


發佈日期:2021/04/21
  • 分享至:

英國面臨一波波「離英潮」

華商世界雜誌第49期


前言

英國脫歐協議已經達成,短期影響難以預測,但是長期而言必定產生重大影響。目前許多公

司都遇到了管理、程式、交貨時間以及進入歐洲市場的條件惡化等問題,部分企業將營運遷移至荷蘭,從金融科技、IT、研發設施、服務中心和媒體廣告業等服務業。

 

本文

 英國在2020年1月31日正式退出歐盟,僅管英、歐雙方已達成脫歐協議《英歐貿易合作協定》,規定雙方商品貿易將繼續享受零關稅、零配額待遇,避免了大規模貿易成本增加,但協定還規定,雙方往來貨品必須查驗並填報書面申請,這使得英歐貿易的通暢度仍不如從前。

 

英國與歐盟各國貿易額下降

 

歐盟一直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雖然雙方在脫歐過渡期結束前達成貿易協議,希望通過豁免大部分商品的關稅,但仍無法避免運輸成本上升和清關程式繁複等問題,單在今年一月,英國與歐盟成員國的貿易額已大幅減少。但有經濟學家認為,貿易額下跌也可能與疫情有關,目前未能判斷脫歐為雙方貿易帶來的真正影響。

 

英與法、義、德今年1月的貿易量縮水。法國海關的數據顯示,法國1月對英國的出口額,較前六個月平均值減少13%,海關並指出,「與英國的貿易受到脫歐擾亂」。相較之下,法國1月與其他國家的進出口則高於前一個月。英法間的貿易去年復甦且連續第二年成長,原因是企業趕在英國脫離歐洲單一市場之前,大舉囤貨。

 

法國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英國脫歐造成的貿易摩擦與不確定性,仍重創英國與最大貿易夥伴歐盟間的商業活動。儘管雙方已敲定能免去大部分關稅的貿易協議,在今年元旦生效,但海運成本增加、運輸延遲、要求出示健康證明及更複雜的海關程式,仍舊擾亂貿易。

 

德國海關公佈的數據也顯示,德國1月對英國出口較去年同期銳減約30%,兩國貿易自2016年英國舉行脫歐公投便持續下滑;此外,義大利1月對英國出口年比減少38%,進口更萎縮70%,減幅超過其他國家。

 

今年1月份英國對歐盟的商品出口下降41%

 

依據英國國家統計局3月公佈資料,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脫歐的雙重影響,今年1月份英國經濟遭受重創,GDP下降2.9%。此外,英國1月份單月進出口資料創1997年有記錄以來最低數值。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英國對歐盟的商品出口下降41%,進口下降28.8%。

 

英國作為歐盟其餘國家的貿易夥伴,一直在穩步下降。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其在27個國家集團的一般出口中所佔份額已從17%降至14%。歐盟去年一年對英國的出口下降了13.2%,而歐盟從英國的進口下降了13.9%。

 

疫情流行促使歐盟總體貿易下降,但英國的跌幅比歐盟三個主要的買賣夥伴-美國,中國和瑞士大得多。

 

金融及科技企業紛紛落腳至愛爾蘭都柏林

 

依據安永(Ernst & Young)報告,在新冠疫情與脫歐的雙重影響下,英國首都倫敦對金融企業而言失去了以往魅力,許多企業遷往愛爾蘭首都。連都柏林也要打造一個金融科技中心。

 

安永報告指出,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在離開倫敦的經紀、銀行,資產管理等金融企業中,有36家,即三分之一是前往都柏林,數量超過了盧森堡、巴黎,以及歐洲央行所在地法蘭克福。

 

包括巴克萊銀行(Barclays)、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網絡銀行Revolut等知名大企業已經全部或部分遷往愛爾蘭。尚未成為國際股市樞紐的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如今有意打造一個金融科技中心。

 

都柏林是歐盟內唯一說英語的首都,想要成為歐洲科技中心。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的總部都在此立足十年以上,最近入駐的科技巨頭是亞馬遜(Amazon),它創造了8000個工作崗位。都是為了繞過與英國脫歐有關的行政麻煩。

 

英國金融業因脫歐已流失5,000至7,000個職位

 

自英國脫歐後,倫敦金融業在歐洲的優勢已經逐漸消失,不少金融機構都遷往歐洲,令倫敦金融業職位大減,英倫銀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早前便透露,英國經濟損失超過800億英鎊,英國金融業因脫歐已流失5,000至7,000個職位。

 

金融業是英國一大經濟支柱,佔全國約7%生產力,歐盟更佔當地金融業40%出口量。不過英歐磋商貿易協議時,一直未觸及金融業,英國更未能成功爭取歐盟就對等監管條款讓步,令英國金融業競爭力在脫歐後大減。

 

外資投資及股市交易量均下降

 

英國脫歐後經濟前景未明營,造成外資遠離,聯合國貿易及發展論壇(UNCTAD)最新發表報告,指出英國去年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錄得負增長,由2019年的450億美元降至負13億美元,是全球表現最差的經濟體。中國則被列為最大外資流入國,全年FDI流入增加4%至1,630億美元。

 

自從英國脫歐後,每日都有多達80億美元的歐洲企業股票成交額,由倫敦證交所轉到巴黎或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所,標誌倫敦作為歐洲證券交易中心的角色正在衰落。

 

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

 

在英國脫離歐盟單一市場後,荷蘭阿姆斯特丹已取代倫敦,成為歐洲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並獲得了英國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美國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公佈的資料顯示,2021年1月,阿姆斯特丹單日股市交易額為92億歐元,倫敦為86億歐元。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表示,股票交易從倫敦轉移到歐盟是長期趨勢。

 

對於尋求能夠服務於歐洲市場穩定基地的跨國公司來說,荷蘭擁有優越的位置。包括Beyond Meat、Chargebee和Sekisui Polymatech在內的300多家國際企業選擇在荷蘭設立投資企業,在三年內創造8,600多個就業機會,投資額達19億歐元。

 

選擇荷蘭的原因包括便於取得必要的歐盟許可、對市場的確定性和安全性,具備英語能力人材,對英國及歐盟的優異水陸空連結以及強大的數位基礎建設,奠定了荷蘭在國際企業中的發展強國地位,在這個國際經濟動盪的時刻,誠然是企業的穩定避風港。

 

擬改例吸SPAC倫敦上市 容許雙重股權架構 盼保金融樞紐地位

 

科技初創藉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而在美國「借殼」上市的熱潮,吸引全球金融市場盤算要分一杯羹。在香港和新加坡研究引入SPAC上市融資機制之際,英國也準備把上市規則「現代化」,以吸引更多高增長、財力雄厚的SPAC赴倫敦上市,使英國在脫歐後仍能維持其作為歐洲金融樞紐的地位,繼續與紐約競爭。

 

英國政府委託歐盟前金融服務專員希爾撰寫的改革報告建議,將取消一些對投資者的保障,例如以往SPAC在鎖定收購目標後,通常要暫停股票交易,以保護投資者在交易完成前免受股價波動的影響。此做法被視為企業尋求在英國「借殼」上市的障礙,最新建議應容許股票交易繼續進行。

 

最新建議主張,監管機構應讓股票交易繼續進行,但股東須享有對交易的知情權,並瞭解其投票權、取回資金等權利。報告又建議倫敦引入美國科技公司常用的雙重(dual-class)股權架構,使公司創辦人毋須放棄控制權仍能將公司上市。不過這些權益將在「借殼」上市5年後到期,並且會配合其他限制,以符合企業治理的標準。

 

報告另建議, 將企業的「高級上市(premium listing)」門檻下調,將公司外部人士的最低持股量由25%下調至15%。企業只有通過「高級上市」,才能被納入倫敦交易所的富時系列指數。

 

英國自今年元旦起正式脫歐後,金融業務受創。每日約有價值60億歐元的股票交易額,從倫敦轉移到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所。與此同時,多家英國企業包括電動汽車公司Arrival、博彩數據公司Genius Sports等,早前都選擇透過SPAC赴美上市。據了解,包括二手車網站Cazoo和健康軟件Babylon在內的英國科技企業,也在研究與美國SPAC的潛在合併。

210419英國面臨一波波「離英潮」圖片1.jpg                                             

 

出口「程式太複雜」海產輸歐停滯

 

由於脫歐後英國海產業者需附上捕獲證書、產品健康檢查和經過海關申報後,才得以向歐洲出口,導致交貨時間大幅延長,並讓歐洲買家拒絕購買英國海產。海產業者表示,曾遇到需要約400頁的出口檔,才能讓貨物登上前往歐洲的渡輪的困擾。

 

因此,海產業者表示,英國政府需要瞭解業者面臨的問題有多嚴重,及問題對英國沿海社區的影響,並建議英國應在海產出口方面推出更可行的系統,也指出英、歐的海關都缺乏人力。

 

價值數千萬美元藝術品離英

 

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藝術品像所有其他商品一樣享受貿易措施,可在歐盟、英國間自由移動,無需繁瑣稅收和海關程式且很少限制。但脫歐過渡期結束後,英國的畫廊和收藏家必須決定將藝術品留在英國或歐洲,但部分人選擇移往歐洲,因此在2020年12月,英國最繁忙、離歐洲最近的多佛港(DOVER),出現價值數千萬美元的藝術品跨境,包括野獸派法國畫家馬諦斯(Henri Matisse)、義大利封塔納(Lucio Fontana)的畫作等。

 

據瑞銀全球藝術市場報告和權威的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數據,英國市場2019年的銷售額達到127億美元,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市場。由於藝術品市場向來以隱私、保密性自豪,引此很難確切統計今年以前運出英國的藝術品總數量。專業運輸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去年12月送往歐洲的藝術品數量年增75%,分別收到34份運送訂單,將大約125件作品運往歐洲。

 

但英國藝術品交易只有20%來自歐盟,專家認為脫歐影響有限,尤其是高階市場如倫敦大型拍賣行早就用非歐盟程式來處理歐盟業務。英國藝術市場聯合會主席Anthony Browne吉表示,越高階的市場就越全球化,在歐盟就是小畫廊、經銷商、中階市場受到最大衝擊。

 

英國正式申請加入CPTPP,以降低出口產品關稅

 

自2020年脫歐後,英國擴大與非歐洲區域經貿關係的企圖心日益顯著,在2020年10月英日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時,便能推測英國有意再加入CPTPP深化關係。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2021年2月1日宣佈,已正式通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國家,英國打算加入這一協定。她表示,加入CPTPP將會增加英國進入快速發展的市場和主要經濟體的機會,降低英國出口產品的關稅,如威士忌和汽車,以及服務業,同時也為現代行業創造新機遇。

 

英國加入CPTPP最直接的好處是,原產地規則可以幫助英國生產商降低成本。從多國地方採購零部件的英國製造商,只要其產品組件的70%來自任何參與國,就可以通過「原產地規則」,有資格獲得優惠待遇。這項規定可以幫助英國生產商降低成本,並允許他們在成員國之間擴大供應鏈,如機械和藥品——這是英國對CPTPP國家最有價值的出口產品。

 

除貿易外,CPTPP成員國將資金投入到其他成員國時,能夠獲得與該國國內企業相同的待遇,這可能使英國企業受益,有利於商業發展和就業。

 

英國已與CPTPP 11國中七國完成FTA,澳紐也進行中

 

目前CPTPP輪值主席國為日本,成員國人口共5億(佔全球7%),掌控國際貿易合約量近四成,GDP總和更達11兆美元(佔全球13%),英國入會後將再增加至16%。英國是第一個申請加入CPTPP的非創始國,如果成功,將成為自貿區內其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經濟體。

 

事實上,英國已與CPTPP 11國中七國完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目前英國也分別與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進行FTA談判。在雙邊FTA為基礎的加持下,迄今已經得到多數CPTPP成員背書,預估未來英國加入CPTPP阻力並不大,英國將成為CPTPP所接納的第一個新成員。

 

過去一年來,英國和協定成員國的貿易總額已達1110億英鎊,加入獲得近95%免關稅優勢後,想必能再創新高。英國目前僅提交正式申請,而後CPTPP將成立工作委員會,評估英國是否符合高標會員條件,再經全體成員國一致通過後才算正式加入,這估計得耗時一年。華

 

(END)




 
瀏覽次數:587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