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優勢吸引中資爭取市場


發佈日期:2024/06/07
  • 分享至:


東盟優勢吸引中資爭取市場


東南亞具有年輕人口、中產階級崛起、城市化和移動互聯網等等獨特的優勢,近年吸引中資大舉投資。因此,摘錄「東南亞華商特質與當前機遇」之部分內文,從中了解中國企業如何運用東南亞優勢創造出龐大商機。

 

東南亞當前優勢,吸引外國直接投資

 

東盟擁有6.61 億人口和3 兆美元的經濟總量,60% 人口年齡在 35 歲以下,年輕的人口結構和快速的數位化也推動電子商務的爆炸式增長。具有年輕人口、中產階級崛起、城市化和移動互聯網,就是東南亞獨特的優勢。

 

因此,東盟近年來持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依據Dezan Shira & Associates 於2022 年底發表的報告預測,到 2030 年,東盟將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國內消費預計將達到 4 兆美元。

 

聯合國UNCTAD 發布的《2022 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流入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 (FDI) 在2021 年增長19%,達到 6,190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在東南亞地區中,新加坡占比最多,達到990 億美元。新加坡的主要投資行業包括 IT、航空航天、電子、製藥和專業服務。

 

中資企業正在大舉進入東盟

 

中國本身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及貨幣升值,中國民營企業紛紛轉向東盟進行投資及擴張,投資範圍包含採礦、消費品、電子產品、房地產、旅遊業及數字服務等。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2020 年都在新加坡設立地區總部,華為在2020年9月宣佈在泰國投資5G 創新中心。騰訊雲於2021 年4 月在印尼開設了首個雲計算數據中心,順豐則於2021 年2 月收購了嘉里物流的多數股權,這些巨頭都意圖及早立足東南亞市場。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教授黃岩的研究指出,2006 年國有企業(SOEs)佔中國企業在東盟的81%,而2019 年,在東盟投資的民營企業數量幾乎與國有企業持平。分行業看,國有企業主要投資基礎設施、能源、礦業項目;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

 

東南亞蓬勃發展的科技初創企業

 

科技初創企業在東南亞也趁勢崛起。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報告指出,2015 年至2021 年間,東盟融資超過100 萬美元的初創企業數量幾乎增加了兩倍,達到 1,920家。增長率比歐洲高 85%,比美國高 65%。

 

大華銀行最新的東盟金融科技報告也指出,2022 年,新加坡和印尼繼續主導金融科技融資,佔東盟至2022 年11 月止融資總額的76%。

 

2020 年,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愛奇藝等科技企業都宣佈在新加坡擴張或設立區域總部。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執行副主席林國強說:「這些公司選擇擴大在新加坡的業務,以利用我們多樣化的人才和穩定的經營環境,同時尋求利用東南亞的增長。新加坡佔東盟所有金融科技資金的近一半。」

 

數位經濟市場,吸引中國聯網巨頭

 

過去兩年,東南亞的年輕人口結構和快速數字化推動了電子商務的增長。東盟既是消費市場,也是研究和創新的試驗台。

 

《2022 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指出,東盟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數位經濟(主要涵蓋電商、運輸及食品、旅遊、線上媒體和金融服務五大核心領域以及健康科技、教育科技、SaaS 和Web3.0 四個新興領域),預計到2030 年,商品總值 (GMV)將達到1 兆美元。顯示東南亞的數位經濟市場具備巨大的增長空間。

 

阿里巴巴集團在2014 年以 3.125 億新元收購新加坡郵政 10.35% 股份,以加速其在東南亞的電子商務擴張。這是阿里巴巴首次投資海外郵政機構,拉開了中國科技巨頭進軍東南亞的序幕。

 

騰訊、米哈游(HoYoverse)、莉莉絲(Farlight Games)等中國遊戲大廠紛紛將新品牌的公司總部設在新加坡,TikTok 的母公司字節跳動也落腳於新加坡。

 

阿里巴巴於2016 年收購電商公司Lazada,並於2017 年領投印尼最大的電商平臺Tokopedia(與移動支付巨頭Gojek 合併為「GoTo」後於2022 年4 月完成印尼本地上市),而另一家東南亞與臺灣地區的電商平臺巨頭Shopee 的母公司Sea Limited 於2017 年12 月在紐交所完成上市,其創始團隊是華人團隊且投資人中也有中國大型互聯網企業的身影。

 

各國中小企業透過電商擴大發展

 

東盟成員國大多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數量占各國企業總數的90% 以上,在創造就業機會、出口創匯、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等方面,充分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除了前述東南亞的華裔富豪集團之外,東南亞多數華商也是屬於中小企業。

 

「全球化、零時差」的交易跨境電商,最適合中小企業做為產品推廣及爭取訂單的機會,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疫情期間各種大小網紅、KOL(Key Opinion Leader)如雨後春筍增加,在社群媒體形成可促使消費者購買的關鍵影響力,新興的跨境電商賣家,將有更多元的行銷及銷售管道可選擇。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區域內貿易投資往來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整體上超過90%,讓中小企業可以節省很多成本。RCEP 跨15 國境內均可使用,給企業帶來的利多,包含擴大市場、延展供應、享服務也能促進貿易,有利投資。

 

此外,近幾年中國—東盟博覽會中,陸續舉辦「榴槤節」及「米粉節」等活動,藉機推廣東盟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品牌企業線上推介,並將廣西米粉推廣至東盟,廣西特色米粉品牌都進駐Lazada、JD CENTRAL、阿里巴巴海外版等東南亞線上購物平臺,銷售額逐年攀升,也為中外企業搭建合作橋樑。

 

馬來西亞B2C 電商平台Youbeli 首席運營官李綉燕認為,「東南亞涵蓋多個國家,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化的生態,因此跨境電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語言隔閡和當地物流。」她認為,在地團隊不只要精通當地語言,更要熟悉當地國情風俗,深入了解當地節慶、文化,才能擬訂適合當地消費者網購熱度的銷售策略。

 

再則中國的貨物種類齊全,具有價格優勢,同樣的商品在泰國可能要10 元,從中國進貨只需6 元。即使從中國生產再運送到泰國的費用,都要比從泰國直接進貨更便宜。這些條件都助力華商進一步開拓東南亞電商市場。

 

在全球跨境電子商務規模繼續擴張之際,東南亞具有龐大的增長空間,為已具備國際貿易和產品銷售經驗的華商,提供了商業模式轉型的機會。

 

華商社團組織協助中小企業抱團打拼

 

過去華商小企業都以「一只皮箱走天下」的模式打拚業績。現在,除了可運用跨境電商推展業務之外,想做大全球生意,就需要回歸團體的力量,找對合作夥伴,那就是加入華商社團組織,進行「抱團」交換訊息,共推業務的模式。早期華僑華人就是靠商會社團組織的力量在異地抱團打拼,發揮力量。

 

早期海外華商社團為維護自身利益,陸續出現以親緣、地緣為基礎的宗親會及商幫等,緊接著就是各類型的華人商社組織不斷湧現。以東南亞為例,除了在東南亞各國都有的中國總商會及中華總商會等大型的團體外,還有各種特色的商社組織,如菲華工商總會、菲華商聯總會、緬甸華商會、老撾萬象華僑華人商業聯合會、泰國廣西商會、柬埔寨國際商會、印尼廣東社團總會,或是宗親姓氏命名如泰國賴氏宗親總會,或是特定目的而命名,如泰國華人青年商會、馬來西亞亞太企業家聯合總商會及胡志明市義安會館等。透過加入華商社團組織,及強化社團間的交流,將能增加更多實質的貿易資訊。

 

全球唯一以華商社團組織為主要成員的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世界華商組織聯盟」(成立於2003 年),結合遍佈全球多個華商社團組織,透過華商社團間的交流合作,成為全球華商社團組織重要的資訊與服務交流平台。每年舉行的「世界華商高峰會」,更是促進海內外華商及華商社團在不同領域的互動合作,發揮重要的資訊與服務平台作用。

 

東南亞華商社團多年來構建了多元的跨國網絡,也充當了東南亞各國與海外華商間的貿易和投資活動的橋樑。華商社團的力量,絕不可小覷。

 

政府支持當地華商社團發揮合作夥伴作用

 

東南亞各國政府也支持當地華商社團與中國建立經濟聯繫,以促進自身的國家利益。馬來西亞政界人士表示,華商社團及其組織是不可替代的合作夥伴,可以幫助促進雙邊貿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稱讚華人商會在稅收、禁毒和就業方面的支持,並讚揚華商社團在菲律賓與周邊國家之間建立更牢固的經濟聯繫。新加坡陳振聲部長(Minister Chan Chun Sing)稱讚「華人社團之類網絡,可以在連接新加坡與世界其他地區方面,發揮新作用。」

 

 

本文摘錄自《華商世界經濟綜覽-世界華商組織聯盟創立二十周年紀念文獻》第一篇中「東南亞華商特質與當前機遇」之專文。

詳細內文, 請至世界華商組織聯盟網站參閱(https://wfceo.org/ebook/mobile/index.html)

 

 




 
瀏覽次數:2704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