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融冰後的「資源爭奪戰」


發佈日期:2022/09/02
  • 分享至:

北極融冰後的「資源爭奪戰」


 

華盛頓郵報報導,8月29日發布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格陵蘭(Greenland)3.3%的冰蓋將「不可避免地融化」,這相當於110兆噸冰,更將引發全球海平面近1英尺(約30.5公分)的上升,即使人類即刻停止排放溫室氣體也無法阻止。 

全球海平面上升1英尺將產生嚴重後果,依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一份報告發現,若2050年海平面平均上升10到12英寸(約25到30公分),最具破壞性的洪水發生的機率將增加5倍、中度洪水也將增加10倍。

 

北極豐富資源加速「資源爭奪戰」 

全球變暖加速北極融冰,開通了原本無法進入的航道,將使船隻來往亞洲和歐美之間的航程大幅縮短。此外,在全球能源危機下,該地區豐富的天然資源也極具吸引力,促使北極周邊國家加強爭奪北極資源,並加強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由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和北歐五國組成的北極理事會,預測在2040年前,北極的海冰將於夏季消失,形成一條新的季節性通道。屆時擁有北極圈領土的北半球國家,將陷入石油、天然氣、稀土礦產及金屬所有權之爭奪戰中。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2008年發布的北極油氣評估數據,北極圈以北25個區域中,待發現的天然氣儲量約為47萬億立方公尺;與當地已發現的天然氣儲量相加,足以與整個中東地區的儲氣量相比。 

另一方面,北半球國家也正爭相鋪設通過北極海域的海底通訊光纖電纜,試圖在該區的數碼基建上搶先布局。美國、芬蘭及日本的網絡公司已計畫鋪設一條連結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光纖海底電纜,總長度約1.4萬公里;俄羅斯一家國營企業也宣布興建一條環繞俄北岸和東岸、總長約1.26萬公里的海底電纜。 

 

貝佐斯、比爾蓋茲等富豪,覬覦格陵蘭豐富的電動車礦產資源

格陵蘭除了因全球暖化大量融冰的問題,讓北半球國家進行資源爭奪戰之外,現在連全球富豪貝佐斯(Jeff Bezos)與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鎖定了這塊大面積被雪覆蓋的土地,他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稀有金屬礦物。 

世界富豪們視暖化危機為大好的投資先機,紛紛期待要插旗在這個可以提供電動車、電池,以及其他綠能運輸相關產業礦產資源的「風水寶地」。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和微軟共同創辦人蓋茲(Bill Gates)等富豪都在格陵蘭迪斯科島(Disko Island)和努蘇阿克半島(Nuussuaq Peninsula)探勘,尋找可能驅動數以億計電動車的關鍵礦產資源。 

為了這些金屬礦產,貝佐斯等企業家已經開始計畫投資相關大型「尋寶」計畫,支持採礦公司透過遙控直升機之類的方法,在迪斯科島(Disko Island)及努蘇阿克半島(Nuussuaq Peninsula)等格陵蘭西南部海岸地區,尋找可能的礦源進行開採。 

億萬富豪浥注Kobold Metals,該公司與Bluejay Mining合作,籌組由30名地質學者、地球物理學者、廚師、機師、機械工人組成的隊伍,在格陵蘭尋找可以製造電動車和大型電池以貯存可再生能源的貴金屬。 

根據《CNN》及《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針對可能藏在格陵蘭冰封地表下豐富的土地及礦產資源,美國加州礦產探勘新創公司Kobold Metals執行長豪斯(Kurt House)表示:「我們正在尋找一個全球數一數二大的鎳鈷礦床。」Kobold的發言人也指出,目前預估格陵蘭蘊含的礦產量,可能足以製造1億輛電動車所需的電動車電池。 

冰封多個世紀的岸冰消融,如今暴露在開放的陸地成為潛在的採礦地點,不僅讓格陵蘭成為氣候變遷的「原爆點」,也成為解決能源危機的金屬資源探索區。 

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US Arctic Research Commission)主席斯拉蓋(Mike Sfraga)說:「這股趨勢未來看好,無疑會有更多地域的資源可以取用,部分地區具備礦物開採的潛能。」

 

地球均溫,海平面上升,氣候難民倍增 

或許你覺得北極距離遙遠,大自然的巨變與我們無關。但是,北極站科研中心的中心主任Dr. Morten表示,過往厚實的白雪可以將日照反射回去,「反照率」得以維持地表冰層,隨著暖化,當海冰融化進入海洋,至少有七成的熱量會被海水吸收,造成地球均溫加速上升。倘若格陵蘭全面冰融,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約六公尺,許多低窪地區肯定淹沒,氣候難民將會加速倍增。 

根據研究,只要北極氣溫上升2攝氏度,蚊子成年後存活和出現的概率將增加50%以上。當北極成群的蚊子直襲我們而來時,氣候變遷的反應現象已是如影隨形,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了。 

 

(資料來源: 世界日報、華盛頓郵報、CNN、Business Insider、歐萊德企業、聯合報)




 
瀏覽次數:1283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