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各國華人華僑概況(二)


發佈日期:2024/08/20
  • 分享至:

非洲各國華人華僑概況(二)



華僑華人在非洲各國移民多多少少面臨與當地的衝突,歷經化解與融合,華僑華人對非洲各國的貢獻也隨之提升。從以下摘錄自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陳源淵名譽總會長撰寫的「非洲僑情報告」文中,可窺見華人華僑在非洲各國過往的衝突與融合,以及移居的辛苦。本文為摘錄內容。

 

尼日利亞,華僑華人多數從事貿易活動 

尼日利亞華人不到2 萬人,約佔當地總人口的千分之一,多數未加入當地國籍。老僑多持第三國護照或香港護照,多講粵語;新華僑華人約佔總數的40%,多持中國護照。華僑華人主要分布在拉各斯、卡諾、卡社那、依巴舟等地。

 

華僑華人多數從事貿易活動。當地日用品大多是中國貨。據統計,截止1995 年,尼日利亞有港、台及大陸同胞開設的金屬製品廠、紡織廠、電子廠、貿易公司及餐館數百家。當地有實力的華僑華人大多來自香港。尼日利亞有僑團4 個。一個是尼中友好協會,是半官方機構,由華僑華人和當地人共同組成。另一個是中國商會,以中資機構人員為主體。當地無中文學校。

 

馬拉威,華人是少數族群 

華人在馬拉威是少數族群,多數是貿易商和企業家,在2012 年大約有140 人。在2007 年馬拉威與中國正式建交後,因華人企業,餐館和商店的數量持續增長。在2012 年當地商人在卡龍加進行抗議,要求對中國商人在小城鎮和農村地區活動,中國商人多在布蘭泰爾、利隆圭、松巴、姆祖祖四城活動。因經常出現針對中國商人的暴力活動的傳言,這種不穩定的氣候已經造成華人企業老闆從公共生活中撤出,減少入貨量,他們往往在利隆圭尋求庇護。

 

在馬拉威最大的華人文教機構是由一位來自台灣的慧禮師父所創辦的兩所孤兒院,除了收容孤兒外,也有自己創辦合法登記的學校。

 

史瓦濟蘭,華人少但與當地的政商關係良好 

目前已改國名為史瓦帝尼,早期都是來自台灣的移民,以創辦工廠為多數。由於華人人數不多,只有幾家華人教會及一所以佛教為宗旨創辦的大型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孤兒院,收容教育當地的孤兒,也常代表史國出國表演,與當地的政商關係良好。

 

賴索托,華人企業主在該國取得顯著的地位 

賴索托華人如同大多數非洲國家一樣,主要經營小企業,人數有上萬人。1991 年,一名當地婦女在南非擁有的商店被保安人員打死。該事件導致了首都馬塞盧城市貧困的下層階級和民族主義者的強烈不滿。他們的目標是韓國和台灣等外國企業,也包括印度裔賴索托國民的企業。

 

2007 年11 月,首都爆發了本地商人攻擊中國企業的騷亂。一些反對派政治家和廣播電台也推行反中國的立場。縱觀全賴索托,在最小的城鎮也有華人的小企業。他們主要從事零售及紡織製造。經濟學人的一份報告指出,華人企業主在該國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地位,經營加油站、超市、五金家具批發、雜貨店。在文教方面,目前有一所規模宏偉,以佛教為宗旨創辦的大型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孤兒院,收容教育當地的孤兒,也常代表賴國出國表演,給予當地居民及政商有極高的評價。

 

莫三比克,華人在當地以專門職業為主 

在該國的華人約5000 人,但在莫三比克內戰期間顯著下跌。隨著和平的恢復和中莫經貿合作的擴大,人數已逐漸恢復,大多數人來自中國。

 

華人來到莫三比克大約在1870 年代,當時莫三比克是葡屬東非的一部分。葡萄牙人在澳門和廣東四邑招募木匠和非技術工人從事鐵路建設。其中比較著名的早期移民是謝三,他是一個木匠和建築師,在現在首都馬普托建立了第一座佛塔。

 

所有華人的移民行為在1899 年由於瘟疫的爆發而正式停止,甚至在1907 年限制放寬後,華人試圖遷移到葡屬殖民地不得不支付3000 雷亞爾,但即使如此華人人口持續增長,從1903 年的287 人增長到1940 年的570 人,大多數人一開始從事木匠工作,但很多人轉為經營小商店,到了20 世紀70 年代初期獨立前夕,有5000 個華人生活,3000 人生活在貝拉,2000 人在洛倫索馬奎斯。

 

莫三比克在1975 年取得獨立後,華人發現自己的業務資產甚至會館被新的共產黨政府徵用,致使許多人考慮離開該國。1977 年莫三比克爆發內戰後許多人移居到葡萄牙,莫三比克華人由於懂葡萄牙語,並有更高的教育水平,結果比中國大陸勞工有更大市場。他們主要職業是銀行櫃員、工程師、醫生和其他專業人士。

 

他們另一去處是澳門,當時仍然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1992 年戰爭結束後,華人社群已縮小到只有幾百人,舊中國移民的後代甚至在和平開始後繼續離開該國,到2006 年僅二十戶共計也許有一百多人留在馬普托,而在貝拉只是兩個人依然存在。因中非經濟合作等原因,現在的莫三比克華人多是中國移民。根據中國社科院2007 年一篇文章稱,當地有1500 人,其中1/3 生活在首都馬普托。

 

而中國駐當地大使稱可能有7000 人,而莫三比克移民局稱有12000 人。早期到此的華人均來自廣東,之後安徽、上海、浙江及中國各省等。他們的移入身份主要是投資移民和親屬團聚。到此的華人大多都以經商為主,從事農業和漁業者也有之。

 

當地有僑團不到十個,原有僑校一所,為南非和莫三比克華僑共同捐建而成,佔地面積7 萬平方米。1976 年莫桑比克獨立時將僑校沒收,現無僑校。早年到達莫三比克的華僑,多是由南非輾轉到莫三比克的華人勞工,經過多年奮鬥,他們漸有所成,在首都市中心的唐人街,建有各式酒樓、中式食店和五金店鋪,這裡曾有許多華人聚集。

 

但今天,華人居住地點多遠離當年的唐人街,早年的各家茶館酒樓,早已關門或丟空,有些變成貨倉,唐人街已變「死城」。

 

博茨瓦納,華僑華人居住大城市為主 

博茨瓦納的華僑華人,2009 年時,總人數約為5 至6 千。主要分布在首都哈博羅內和第二大城市弗朗西斯敦,主要來自福建、上海、廣東和山東。移入身份主要以投資移民、親屬團聚、技術移民。主要從事貿易、紡織製造和建築業。家庭語言主要以普通話及華語方言為主。1988 年開始設立僑團。目前有僑團4 個:博茨瓦納華人總商會、南部非洲齊魯同鄉會博茨瓦納分會等。

 

而波札那華人慈善基金會同中國援波札那醫療隊在2014 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雙方密切合作,每年為博當地民眾或社區兒童義務提供免費體檢一次或兩次。該首次義診於2015 年初舉行。此舉在提升了華僑華人形象、服務當地人民、回饋當地社會等方面做出了各自的努力。

 

納米比亞,華僑華人經濟在全國民經濟中佔1-3% 

華僑華人不到上萬人,主要從事是零售業。納米比亞中華工商聯合總會是當地唯一的社團,華人主要來自廣東、遼寧、福建、台灣等地。主要從事貿易、販賣、飯店經營、建築等行業。華人經營日雜百貨店有數家。

 

華僑華人經濟約在所在國整個國民經濟中佔有1-3%的比例,約佔當地私營經濟的25% 。華僑華人適齡青年大學入學率為90%。早在1999 年就有僑團成立。目前僅有僑團7 個,即塞舌爾華聯會,有會員約三百人。社團活動通用當地語。中老年人多會講廣東話或客家話,第二三代多在英、美等國學習過,通曉英語、法語,但不會講漢語。家庭用語多為華語方言。當地無華文媒體和學校。

 

坦尚尼亞,中國醫療隊奠定該國中醫藥流行的基礎 

華人早在1891 年已經生活在坦尚尼亞。然而,該國大多數華人根植於三大不同的移民潮;20 世紀30 年代在桑給巴爾定居點、中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向坦尚尼亞提供發展援助派遣的工作人員、以及在20 世紀90 年代開始在那裡做生意私營企業家和貿易商。

 

有華僑華人約五百人,其中大多為華僑,幾乎均居住在達累斯薩拉姆(港台譯作「三蘭港」)。他們大多來自廣東、福建、浙江、吉林。大多是20 世紀50年代以後抵達者。主要從事餐飲、醫療、貿易、木材加工、修理和日用百貨業。當地無僑團,僑校和僑報。

 

1969 年8 月,一千名中國鐵路工人抵達達累斯薩拉姆。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再有20 萬到30 萬人到達。在任何時候,中國人在鐵路上總有一萬三千人在工作。這幾年中,中國還派了一些顧問到桑給巴爾進行其他發展項目的工作。最後,來自江蘇省約二百名醫生在兩年以前在坦尚尼亞全境活動;這些醫生的經驗奠定了日後坦尚尼亞中醫藥流行的基礎,雖然他們自己不是中醫從業人員。

 

華僑華人人數繼續下降,到2008 年,只有二十人留在達累斯薩拉姆,包括一名來自南非的梅縣客家人夫婦,他們經營一家中國餐館,還有一些緬甸華人追根溯源到廣東的台山和開平縣。

 

 

(未完,待續)

(本文撰寫完成於2022年)

 

本文摘錄自《華商世界經濟綜覽-世界華商組織聯盟創立二十周年紀念文獻》第一篇中《非洲僑情報告》之專文。詳細內文, 請至世界華商組織聯盟網站參閱(https://wfceo.org/ebook/mobile/index.html)

 




 
瀏覽次數:416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