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濟合作韌性十足


發佈日期:2024/07/05
  • 分享至: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濟合作韌性十足



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始於2012年。除了之前已介紹過的烏克蘭以及波蘭外,中國與中東歐的經濟合作情形,將可從波蘭環球周報陳彪社長撰寫的「中東歐華商概況」摘錄內文中,一窺現況。

 

定義中東歐 

東歐應是作為歐亞分界線的烏拉爾山脈以西,除波羅的海三國以外的蘇聯的歐洲部分,包括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 中歐應包括德國、奧地利、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前南斯拉夫以及希臘;應該指出的是,由於德國、希臘和奧地利較早加入由西歐國家發起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如今的歐盟),它們雖在地緣上屬於中歐,人們習慣將其納入西歐範疇。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成立以來,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成為跨區域合作的典範。2022 年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成立10 周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都處在經濟發展的關鍵階段,繼續深化雙方經貿合作,發揮互補優勢,不僅有利於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而且對加快歐洲一體化進程,推動中歐關係向更深層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危機、經濟發展低迷、進出口貿易受阻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全球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在此背景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雖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雙方合作並未陷入停滯。一方面,中國在疫情中反應迅速,經濟較快回歸正軌,並穩步恢復國際貿易。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不斷深化防疫合作,中東歐國家防疫工作在歐洲國家中表現亮眼。另一方面,得益於中歐班列和平台建設,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快速回溫,中國與部分中東歐國家貿易逆勢上揚,這些都為2021 年中東歐國家經濟復甦注入了動力,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亮點,也成為中歐關係發展的有效助力。

 

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穩中向好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前三季度,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貿易總值為6294.1 億元,同比增長27.2%。其中,波蘭、捷克、匈牙利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前三大貿易夥伴,進出口額分別為1980.6 億元、995.5 億元、761.7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9.8%、8.7%、27.6%,分別占同期我國對中東歐國家進出口總值的31.5%、15.8%、12.1%。

 

雖然中東歐國家經濟體量有限,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合作增速已穩步高於中國與歐盟的數據增長。2021 年前三季度,中國與歐盟貿易往來達283264.1億元,同比增長22.7%。

 

近些年,有國家指責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下的經貿合作將重點放到了塞爾維亞等非歐盟國家,但經貿數據顯示,中東歐地區前三大貿易夥伴波蘭、捷克、匈牙利皆為歐盟成員國,且經貿合作逐年增長。但是也應看到,受疫情影響,中東歐國家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首先,全球受疫情影響,歐洲國家經濟普遍下行。中東歐國家經濟出口導向型特徵明顯,嚴重依賴歐盟市場,外部經濟的不確定性使中東歐國家經濟重啟困難重重。同時英國脫歐的影響開始逐漸顯現,中東歐國家外部市場環境雪上加霜。

 

其次,面對新一波疫情,波蘭、捷克等中東歐國家感染人數明顯增加。根據歐洲疾病與控制中心(ECDC)的預計,如果疫情持續蔓延,中東歐國家將面臨病床和重症病房數量不足的局面。持續不斷的疫情使國際貿易和貨物往來受阻。

 

再次,公共債務開始上升。匈牙利財政部部長曾於2020 年9 月表示,匈牙利公共債務佔GDP 的比重將從2020 年初的66% 上升到2020 年底的76% 至7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波蘭政府抗擊疫情的支出佔GDP 的比重超過了其他歐盟國家平均水準,這或將把波蘭政府的債務比率提高到不安全的水準,甚至超過憲法規定的60%GDP 債務上限。中東歐國家的國內經濟普遍面臨危機。最後,歐盟雖然批准了7500 億歐元的復甦基金支持經濟重建,但由於疫情衝擊破壞了產業鏈和就業環境,中東歐國家可能無法單獨依靠歐盟復甦基金紓困。中東歐國家甚至歐洲國家經濟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面臨困境。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濟合作仍然韌性十足 

在重重困難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濟合作仍然韌性十足,且具有較大潛力。

 

一、是繼續深化衛生領域合作。中國歡迎中東歐國家借鑒中方的防疫經驗,提供疫苗支援,積極開展衛生合作,助力合作夥伴更好應對疫情危機。截至2021年初,塞爾維亞已從中國企業獲取100 萬劑疫苗,匈牙利同中國疫苗企業開展合作。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等中東歐國家領導人也積極接種了來自中國的新冠疫苗。在後疫情時期,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衛生、疫苗、健康等多領域合作將有效促進國際交流和經貿往來。

 

二、是中歐班列帶動經濟發展。中國國家鐵路局數據顯示,2022年前10 個月,中歐班列開行12605 列、運送貨物121.6 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26%、33%,開行數量超去年全年。據悉,為了保證中歐班列運輸效率,鐵路部門對中歐班列實行優先裝卸、優先掛運、優先交接運輸組織模式,班列交接辦理時間較去年壓縮了30% 以上。

 

三、是經濟合作平台不斷豐富。依託於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雙方已建立了許多有效促進經濟發展的平台和機制。根據《2021 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北京活動計劃》,2021 年如期召開第五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對話會、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中國—中東歐國家聯合商會第六次會議、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等。這些平臺有力促進了中國與中東歐地區的經貿合作,並為更多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提供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四、是數位化和綠色成為新的增長點。為說明成員國實現經濟復甦,歐盟於2022 年開始推行7500 億歐元復甦基金,成員國已於上半年提交了復甦基金使用計劃,並報歐盟審批。獲得復甦基金的成員國在接下來的發展計劃中,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數位化、清潔能源、綠色發展等方面。而中東歐的歐盟成員國,在綠色經濟和數字轉型方面普遍較西歐國家落後,在這些領域的發展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不斷強調綠色、數位等概念。中國政府已經向全世界作出「2060 年碳中和」的莊嚴承諾,而中東歐國家則視疫情後為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契機。同時,中方不斷強調建設數位基礎設施與「數字絲綢之路」,數位化成為重要議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未來在電子商務、清潔能源、林業、農業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2022 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成立10 周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都處在經濟發展的關鍵階段,繼續深化雙方經貿合作,發揮互補優勢,不僅有利於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也對加快歐洲一體化進程,推動中歐關係向更深層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撰寫完成於2022年)

 

本文摘錄自《華商世界經濟綜覽-世界華商組織聯盟創立二十周年紀念文獻》第一篇中由波蘭環球周報陳彪社長撰寫的「中東歐華商概況」專文。詳細內文, 請至世界華商組織聯盟網站參閱(https://wfceo.org/ebook/mobile/index.html)

 




 
瀏覽次數:453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