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人形機器人重塑世界


發佈日期:2024/06/21
  • 分享至:

生成式AI人形機器人重塑世界



未來5~10年人形機器人將迎來爆發性成長,至2035年將創造近260億美元產值。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預計至2026年將突破200億人民幣。

 

生成式AI人形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 

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3月18日舉行「GTC 2024」的大會上,宣布推出人形機器人計畫,他表示將建立擁有生成式AI人形機器人的硬軟體平台。6月COMPUTEX 2024更是以AI為題,迎來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高通總裁暨執行長艾蒙、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同時與會,都預告AI下一步發展的人形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

 

中國和美國是人形機器人發展主要國家 

根據DIGITIMES分析師的分析,隨人工智慧(AI)、感測器、材料等技術突破與成本下降,且勞動力短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加速發展,並積極導入場域試驗,以證明人形機器人的潛在利益與商機。

 

未來5~10年人形機器人將迎來爆發性成長,至2035年將創造近260億美元產值。中國和美國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兩大主要國家。中國在市場規模和政策支持方面具有優勢,美國則在技術研發方面領先。

 

AI人形機器人搭代替人類完成所謂4D任務 

專家分析,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ics)包括運用人工智慧、感測、連接、中央處理器、機器視野、動力系統和活動關節,每一部分的技術突破都帶動人形機器人往商用化邁進。生成式AI更是突破性進展,當人形機器人搭載生成式AI,促進人形機器人與人類互動更為深入。

 

生成式AI具備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人形機器人搭載生成式AI,更促進了人形機器人與人類互動,深入人類進入難度較高的場域,代替人類完成所謂4D任務(髒Dirty、笨Dull、危Dangerous、難Difficult),企業為了撙節勞動開支,更會積極投入研發成本,加大研發適合自己企業運行流程的人形機器人。

 

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超百億元 

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暨具身智能峰會4月在北京召開,依據會上發佈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市場規模將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預計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超百億,達到104.71億元(人民幣,下同),2030年有望成長為千億市場,市場規模達1192.46億元。

 

報告顯示,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學和其他相關領域推動下,人形機器人與多技術融合發展已見曙光。其中,深度學習技術可以被用於物品識別、手勢理解和自然語言處理等任務。

 

未來,中國人形機器人在政策、資本以及技術等互補之下,市場潛力龐大。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和互聯網巨頭加入人形機器人的競爭行列,這些企業有望與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相互切磋。

 

DIGITIMES指出,中國擁有龐大的製造業市場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為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量產和應用提供有利條件。此外,中國政府也提出多項政策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如中國工信部在2023年底提出「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北京成立人民幣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等,目標至2025年實現人形機器人量產,預計市場規模可突破10億美元。

 

各國企業積極研發人形機器人 

企業紛紛抓住機會。Figure AI的Figure 01具視覺推理與自然流暢對話的能力,Figure 表示將與 ChatGPT 製造商 OpenAI 合作,「為人形機器人開發下一代人工智慧模型」。Figure 是眾多公司競相將人形機器人變成現實的公司之一。亞馬遜支持的 Agility Robotics計劃開設一家工廠,每年可生產多達 10,000 台雙腳 Digit 機器人。特斯拉也製造一款名為 Optimus 的人形機器人,而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公司已經開發了多種模型。挪威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 1X Technologies 最近在 OpenAI 的支持下籌集了 1 億美元。比亞迪投資的Agibot等公司都在積極研發人形機器人,以掌握商機。接下來2年的場域試驗將是人形機器人是否能走向商業化量產的關鍵。

 

中國企業動作頻頻 

近期中國宇樹科技在網購平台「京東」上,開賣一款G1人型機器人,開價9.9萬人民幣。路透社更是探訪位在大連的Ex-Robots中國人形機器人工廠。根據路透消息,生產一台人形機器人,需要兩週到一個月,造價從150萬人民幣到200萬人民幣不等。中國大陸工信部指出,力拚2025年量產「人形機器人」,更稱產業已進入爆發期,預計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200億人民幣。

 

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顯著成長 

人形機器人正在興起,主要目的是在為人類設計的環境中靈活運作。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將經歷顯著成長,預計 2023 年至 2028 年複合年增長率 (CAGR) 為 50%。高盛分析師更預測,2035 年人形機器人市場將達到 380 億美元,並預計 2030 年出貨量將超過 25 萬台。

 

這種趨勢仍處於起步階段,由於大多數人形機器人製造商尚未公開上市,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開始產生實質影響。

 

 

(資料來源: 中國新聞網、DIGITIMES、百達投顧、路透社、CNBC、聯合報)

 




 
瀏覽次數:382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