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華商的創業方式和主要行業


發佈日期:2024/06/14
  • 分享至:

在日華商的創業方式和主要行業



在日華商發展迅速,比較活躍的主要是改革開放後來日的所謂「新華僑」創辦的企業。分析華商創業的方式和從事的行業,新老華僑有很大不同。本文摘錄由前日本拓殖大學朱炎教授撰寫的「日本華商的變遷」一文,從中了解日本華商的創業方式及從事行業。

 

在日華商創業方式和從事行業 

在日華商發展迅速,比較活躍的主要是改革開放後來日的所謂「新華僑」創辦的企業。分析華商創業的方式和從事的行業,新老華僑有很大不同。

 

老華僑大部分是戰前就在日本居住,或在日本出生。所以,老華僑從事的事業有不少是從戰前就開始的。老華僑涉獵最多的行業是餐飲業,即中國料理店。

 

有些已經發展成高級中國料理的連鎖店。日本的高級中國餐館中大部分是老華僑的產業。其次是貿易,特別是與中國有關的貿易。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前,大部分的中日貿易都由華商經營。特別是中國特產品的對日出口有不少交給華商企業獨家經營至今。第三是為華人社會服務的行業,如旅行社和信用社等。

 

老華僑的企業一般規模都不大,而且比較集中在華人人口多的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和有唐人街的橫濱、神戶和長崎等地。

 

中國改革開放後,來日定居、學習、工作的中國人大量增加,華人創業也日漸活躍。

 

華人在日創業的四種主要形式 

華人在日創業主要有以下的幾種形式:

第一,做力所能及,門檻較低的產業,即從小本生意開始,由此積累資金和經驗再向其他領域發展。不少有閒暇的中國人,在企業工作的人的家屬,甚至從中國回到日本的殘留孤兒也積極參與創業。選擇餐飲業,即開中國料理店的比較多,中國人開的中國料理店遍及日本的城鄉各地,主要為日本人消費者服務,近年來中國人也已成為主要客源。另外,由於日本的服務業普遍面臨人手不足的情況,經營便利店的各大公司招聘加盟者,不少華人應聘成為便利店的店主,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創業。

 

第二種情況是立足華人社會,為華人社會服務。比如中華料理的食材的進出口和零售,開中文書店辦中文報紙,提供中日之間的通訊和物流等服務,做房地產仲介等。近年來中國人赴日旅遊大量增加,以中國遊客為對象的旅行社,免稅商店也開始大量增加。不過,這種從為華人社會服務起家的企業,發展起來後應將服務對象轉向日本的主流社會,但這樣的成功事例還不多。

 

第三,學以致用型創業,這是日本華人創業最多,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大量的留學生到日本留學,學成畢業後一般都選擇到日本企業或科研機構工作。在工作中,對所從事的工作和所在的行業有了深入的瞭解,熟知其發展方向,掌握了技術並積累了經驗和人脈。選擇合適的時機成立自己的公司,繼續在熟悉的行業從事熟悉的工作。還有的為推廣應用自己在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發明的技術和專利而成立公司。當然,也有在大學學習期間就自己辦公司的。

 

第四,應用有關中國的知識、人脈開展事業。充分利用中國人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在中國的人脈和關係,以及在日本各方面的關係,發揮中日企業之間的仲介、橋樑的作用。 比如,貿易公司、投資公司、諮詢公司、顧問公司等都起到了這種功能,還有不少華商企業與日本企業共同在中國國內開展合作。

 

日本華商的事業涉及各行各業,華商較為集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的主要有餐飲、貿易、資訊(IT)、製造、金融等行業。 其中,IT 行業是日本華商最為集中的領域,也是較為成功的行業。

 

(本文撰寫完成於2022年)

 

本文摘錄自《華商世界經濟綜覽-世界華商組織聯盟創立二十周年紀念文獻》第一篇中由前日本拓殖大學朱炎教授撰寫的「日本華商的變遷」專文。詳細內文, 請至世界華商組織聯盟網站參閱(https://wfceo.org/ebook/mobile/index.html)


240611在日華商的創業方式和主要行業圖片1.png


以上圖表摘錄自《華商世界經濟綜覽-世界華商組織聯盟創立二十周年紀念文獻》第二篇「華僑華人主要僑居國經濟概況-- 亞洲地區主要僑居國經濟概況」。

 

 

 




 
瀏覽次數:336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