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首次留下中國人印跡


發佈日期:2021/05/18
  • 分享至: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首次留下中國人印跡

新聞

 

前言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的「祝融號」於北京時間5月15日7時18分成功登陸火星,這是中國第一次成功的火星著陸任務,也讓中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成功派出探測器登陸火星的國家。這任務也展現中國在太空探測領域的雄心。

 

本文

 搭載「祝融號」火星車的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於5月15日7時18分(北京時間)成功著陸火星烏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也讓中國大陸長達十年的太空探測達巔峰,向世界釋出信號,中國星際探索已趕上美國,可與美競爭太空領導權。

 

這是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毅力號」漫遊器於今年2月18日登陸火星後,第二個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任務。前蘇聯、俄羅斯、英國等多國過去都嘗試進行火星著陸任務,但目前只有美國及中國成功。

 

習近平: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第一時間發出賀電表示,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邁出了中國星際探測的重要一步,實現了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進展。此外,習近平還強調了國家在科學領域自立自強的重要性,並呼籲「加快建設航天強國」。

 

「天問一號」在去年七月廿三日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是在去年七月廿三日發射,二月廿四日探測器進入火星停泊軌道,展開約三個月的環繞探測,避開石塊坑洞與沙塵暴,最終在5月15日成功著陸。

 

火星目前距離地球超過3億公里,天問一號發出的訊號需要約18分鐘才能傳送到地球,因此科學家無法作出實時監察或操控,天問一號必須自主完成整個著陸過程。

 

15日凌晨一時許,「天問一號」探測器在停泊軌道實施降軌,機動至火星進入軌道;凌晨四時許,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歷經約三小時飛行後,進入火星大氣,經過約九分鐘的減速、懸停及緩衝階段等,成功登陸於預選登陸區。

 

兩器分離約卅分鐘後,環繞器進行升軌,返回停泊軌道,為著陸巡視器提供中繼通信。登陸後,「祝融號」火星車離開「天問一號」,展開科學探測任務。

 

主要任務,解答火星生態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後,中國科學家計劃最少在未來90個火星日(Sol)透過它探測火星的地質結構。火星上的一天,長度大約是24小時39分鐘。

 

「天問一號」是中國大陸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搭載十三台科學儀器對火星進行全方位科研。火星車「祝融號」之後將依次展開對著陸點全域成像、自檢駛離著陸平台,並進行巡視探測。

 

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曾對外公布「祝融號」火星車的配置細節,火星車約二四○公斤,依靠可以張開的太陽能板供應電力。祝融號也搭載一個可以伸高的天線,天線上裝設有照相機,同時可以用來協助導航。祝融號本身也裝設五個儀器,用來探測地質土壤,也會偵測火星表面下有沒有冰塊或水。

 

據專家指出,這次任務主要涉及火星空間環境、地表形貌特徵、土壤表層結構等研究,將給中國帶來火星的第一手資料。氣象有關的研究將收集有關溫度、氣壓、風速和風向的大氣數據,研究火星的磁場和重力場,這些將解答外界的好奇,例如火星究竟是什麼樣的氣候。

 

天問一號是中國第二個主要的火星探測任務,上一個任務是2011月與俄羅斯合作的螢火一號,原本計劃會環繞火星運行並收集數據,但搭載著螢火一號的俄羅斯火箭出現異常,令螢火一號無法離開地球軌道,最終掉回地球大氣層燒燬。

 

(END)

 




 
瀏覽次數:558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