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有望蟬聯15年世界第一大貨櫃港
上海港2024年度貨櫃吞吐量在12月22日突破5,000萬個20呎標準貨櫃(或稱標箱,TEU),成為全球首個突破5,000萬大關的貨櫃碼頭,有望連續第15年蟬聯世界第一大貨櫃港寶座。
上海港洋山港區已連續兩年位列全球貨櫃港口績效指數榜首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導,目前上海港擁有近350條國際航線,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根據上海邊檢總站洋山邊檢站統計,今年以來,該站累計查驗入出境(港)國際航行船舶量已逾9,860艘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不僅如此,上海港洋山港區已連續兩年位列全球貨櫃港口績效指數(CPPI)榜首。
「水水中轉」比例預計達60%,創歷史新高
專家指出,今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的成長主要得益於外貿出口重箱、國際中轉箱、水水中轉量的持續成長。其中,「水水中轉」比例預計達60%,創歷史新高,意味著上海港的樞紐功能進一步提升。
所謂「水水中轉」是指進出口企業辦理完畢海關轉關手續後,貨物通過支線船舶在兩個港口之間運輸的行為。近年來,上海港與長三角乃至長江經濟帶沿線港口合作,即可達成「一單到底」的運輸模式,免去在多個港口間重複進行申報手續。
港口是國際物流中重要樞紐
國際海洋貨物運輸雖然存在速度較低、風險較大的不足,但它的運量大、運費低,以及對貨物適應性強等長處,加上全球特有的地理條件,使國際海洋貨物運輸成為國際貿易中主要的運輸方式。因此,港口是國際物流中十分重要的樞紐,特別是全球十大港口的地位。
2023年全球前十大港口有七個在中國
根據2023年全球100大港口排名中,上海港位居第1,新加坡港排居第2,寧波舟山港排名第3,其他排名依次為深圳港(第4)、青島港(第5)、廣州港(第6)、釜山港(第7)、天津港(第8)、杜拜(第9)以及香港(第10)。
2023年全球前十大港口有七個在中國,而去年排名世界第二大港口的「新加坡港」在今年上半年的吞吐量為2,025萬標箱。
有望自2010年起連續第15年居世界首位
上海港是中國最早進行國際貨櫃裝卸的港口,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已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12月22日,上海港年度貨櫃吞吐量在突破5,000萬個20呎標準貨櫃(或稱標箱,TEU),成為全球首個突破5,000萬大關的貨櫃碼頭,有望連續第15年蟬聯世界第一大貨櫃港寶座。
1978年,上海港至澳大利亞航線開通,為中國首條國際貨櫃班輪航線。1994年貨櫃吞吐量突破100萬標準箱;1995年首次躍居全球貨櫃港口前20強;2003年貨櫃吞吐量一舉突破1000萬標準貨櫃。在2006年、2011年、2017年,貨櫃吞吐量連番跨越2000萬、3000萬、4000萬歷史重要數據。
而今,上海港躍上5000萬標準貨櫃的歷史新高峰,並有望自2010年起連續第15年居世界首位。
上海港世界一流航運樞紐的地位
集裝箱吞吐量的不斷增長彰顯了上海港世界一流航運樞紐的地位。國際航運網絡構建持續提升上海港對全球航運資源的配置能力,航運金融、保險、國際海事仲裁等功能的集聚和能力提升,令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連續5年穩居全球前三。
近年來,上海港與長三角乃至長江經濟帶沿線港口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暢通物流通道、形成流域優勢、發揮港口群功能,持續發揮腹地優勢。
(資料來源: 新華社、中新社、聯合報、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