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經濟下的綠色通膨《華商世界雜誌第52期》


發佈日期:2022/01/27
  • 分享至:

零碳經濟下的綠色通膨

《華商世界雜誌第52期》

 

前言

各國雖順應綠色能源浪潮,但短時間內,消費者仍脫離不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在化石燃料供需失衡下,將助漲通貨膨脹,直接推升食品、電力與其他基本必需品的價格。國際金融研究所(IIF)警告表示,為過渡到溫室氣體淨排放為零的世界而採取的行動可能會加劇通貨膨脹,從而導致「綠色通膨」。

 

本文

當COP26通過國際碳交易規章,世界就進入「排碳有價」時代。雖然當前這波通膨,主要是各種因素都同時報到所造成的現象。但別輕忽因應全球減碳熱潮,發展再生能源所需要的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也會墊高以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而形成所謂「綠色通膨」(greenflation)。

 

淨零碳排可能造成綠色通膨

國際金融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警告表示,為過渡到溫室氣體淨排放為零的世界而採取的行動可能會加劇通貨膨脹,從而導致「綠色通膨」。

全球推動綠色經濟、節能減碳,一方面增加對新經濟的能源需求,另一方面環保標準提高,打擊礦山、冶煉廠等舊經濟的投資,造成供應減少。結果是原物料金屬、農作物等相關產品價格全面上漲。

 

企業面臨綠色轉型成本的推升

在面對蘋果、微軟等宣布建立碳中和或負排碳的供應鏈與產品的要求,以及歐盟「碳邊境稅」政策實施,管制進口商品的碳排放量的這些趨勢下,全球過半數企業已開始調整其業務模式,務求在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

依據富達的分析師預計,未來三年,約四分之一的企業將因排碳企業轉型之影響而承擔更高的成本,其中能源、物料及工業行業首當其衝。一位研究歐洲工業行業的分析師指出:「根據歐盟的限額及交易制度,歐洲的航空公司需要購買碳權。價格會隨著配額的減少而上。」很多企業將面臨其他類型的綠色轉型成本。略多於半數的分析師預計,低碳轉型將在未來三年內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而60%的分析師認為這將推高資本支出。

220125(52)零碳經濟下的綠色通膨圖片1.jpg



 

環保規費也刺激物價上漲

此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稅、能源稅、汙染罰款等,為削減溫室氣體及引導產業轉型的環保規費,都可能增加業者生產成本,業者便會將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刺激物價上漲。曾有投資機構估算,若歐盟碳價水準突破100歐元,當地電力零售價將跟著提高12% 。

 

再生能源取代舊能源需耗費數年,能源價格持續高漲

比爾蓋茲在COP26上表示,隨著全球逐漸擺脫對石化能源的依賴、採用更乾淨的再生能源,過去曾支配市場超過一世紀的石化龍頭將會面臨巨大的麻煩,「部分龍頭會殞落。要知道,從現在起30年後,部分石油公司會變得一文不值。」

然而,國際能源論壇(IEF)卻呼籲2030年以前,企業需要增加每年對石油和天然氣投資金額至5,230億美元,以免能源價格飆漲和經濟動盪。IEF在報告說道:「就配置資本至新項目以確保往後五或六年的石油與天然氣供給充裕,未來兩年可謂關鍵。上游投資的不足,將導致價格波動升高和不良經濟後果。」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道達爾(TTE FP)等企業已表示,再生能源要完全取代石油與天然氣恐需耗費數年,甚至數十年。它們稱如再無資本投入石化燃料,今年已突破每桶70美元的油價漲勢恐怕會持續。

 

製造業成本也攀升

印度塔塔鋼鐵(Tata Steel)執行長納倫德蘭(T.V.Narendran)表示,由於成本上揚,未來全球鋼鐵價格將「遠高於」過去十年。

鋁的需求也不斷攀升,各大車廠標榜減碳,提升油耗效率,在車身裡加入更多鋁以減輕重量。蘋果也提出未來10年的低碳藍圖,促成全球最大的兩家鋁製造商的合作,在鋁金屬的製程中採用先進的導電材料代替碳,產生低碳鋁材來製作Macbook。但在全球最大鋁生產地──中國,因它是高耗能產業,在當局力推節能減碳下,產鋁大省雲南2021年9月發布通知,要求境內工廠9月至12月每月鋁產量不能超過8月。

 

農業國攻生物燃料,導致糧食短缺而漲價

依據《商業週刊》分析,在綠色經濟的驅使下,玉米是生物燃料的原料之一,在美國,大約四成玉米作物已經轉化為乙醇。在巴西,因乙醇價格飆升,甘蔗種植者搶著將其作物用來製造燃料。

來自加拿大的油菜籽油,該行業組織也在遊說當局用它來生產生質柴油。種植小麥的農民也越來越多傾向將農田轉種生質燃料作物。近來巴西甘蔗多被用來做生物燃料,糖的原料缺乏,導致糖價今年以來上漲約50%。其他農作物也有同樣情況。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由於供應條件趨緊,需求強勁,全球糧食價格已升至十年來的最高水平。專家表示,全球能源成本的增加可能會加劇這一問題。要減碳就要面對更貴的生質柴油,要吃飯則要面對更高的糧食價格。此外,韓國尿素危機只是開端,全球肥料短缺恐迎「糧食供應問題」。

 

2030年前須推行每噸160美元碳價,助漲物價漲勢

由全球101央行及金融監管機構組成的綠色體系金融網絡(NGFS),在2021年6月的報告中計算,目前全球碳平均價格是每噸3美元,但若要實現2050年零碳排放目標,2030年前須推行每噸160美元碳價。希臘央行行長斯圖納拉斯(Yannis Stournaras)就說,「遏制氣候變遷的碳定價,將助漲物價漲勢。」

 

未來十年通膨展望會維持高檔

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首席全球策略師Seema Shah 報告指出,投資人力挺採行ESG永續投資(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的公司,卻忽略了全球經濟「綠化」(greenification)對通膨的影響。

Shah表示,碳權成本上揚,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碳權是企業購買的碳排放權利,可以抵消公司製造的廢氣。倘若業者無法達成聯合國(UN)的氣候目標,也許需要繳交罰款,有些公司可能會漲價以維持利潤。此外,公司轉型成更環保的營運模式,可能須支付更高的勞力、資本開支和其他費用。由此可見,綠色貨幣政策可能會讓市場在短期內看到較多的慘綠盤面。Shah說:「必須有人吞下這些成本,不是消費者、就是企業。」

Nordea Asset Management資深總經策略師Sebastien Galy 也認為,ESG成本的整合、原油和天然供給吃緊,未來十年的通膨展望應該會維持高檔。

 

(END)

 




 
瀏覽次數:789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