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狂潮《華商世界雜誌第51期》


發佈日期:2021/10/08
  • 分享至:

基礎建設狂潮

《華商世界雜誌第51期》


前言

全球基礎建設狂潮來臨。


美盛投顧預測到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資產將增長124%並超過110兆美元水準。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的需求將會持續擴大。全球基礎建設中心(GIH)的報告指出,隨著人口數量增長、以及城鎮持續發展,到了2040年時,全球的基礎建設投入需求將會達到94兆美元。


依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2019年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美國總體競爭力排名第二,但在基礎設施部分則逐年下滑至第13名。至於中國總體排名為第28位,基礎設施排名則上升為第36名。


隨著中美兩國將競爭項目,從高科技進入基礎建設的領域,基礎建設就成為爭奪全球霸主地位的關鍵因素。美國打出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的口號,中國則有「十四五」規劃,其中的重中之重,則是「新型基礎建設(新基建)」的戰略。


美國總統拜登積極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IIJA)》,表明在此百年一遇的投資歷史時刻,如果不做,我們承擔不了後果。但也別忽視中國以高效率的「中國速度」建設各項基礎設施,基礎建設之完工速度甚至有「基建狂魔」的稱號。

 

本文

 全球基礎建設狂潮來臨。自新冠疫情襲擊全球造成各國經濟震盪後,基礎設施投資就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長期引擎,也是推動科技進步與調整各國未來政策發展的重要規劃。因此,基於經濟、社會、政治上的種種理由,各國政府非常重視基礎建設投資,以期能振興國家經濟及維持國家重要關鍵產業。

 

這兩年來,各國藉由基礎建設的規劃與投資,積極佈局國家大未來。從2020年中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著重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歐盟推出綠色基礎設施的「下世代歐盟(Next Generation EU)」綠色新政、韓國推出的「韓國版新政」(Korean New Deal),到2021年,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宣布的印度基礎建設計畫(Gati Shakti)、美國在G7峰會倡議「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簡稱B3W)的全球基礎建設計畫以及歐盟的全球基礎設施「歐盟全球連結」(A Globally Connected Europe)戰略計畫,到美國參議院於8月通過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IIJA) 」。各國不約而同推出基礎建設方案,不僅期盼由政府帶頭投資,有助經濟活動早點步出因疫情受創的陰霾,也藉此加強國家體質。

 

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資產將超過110兆美元

美盛投顧就曾預測,隨著人口快速成長和各國政府大力推動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的需求日益增加。預期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長到100億,到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資產將增長124%並超過110兆美元水準。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的需求將會持續擴大。

 

此外,根據全球基礎建設中心(Global Infrastructure Hub, GIH)的報告指出,隨著人口數量增長、以及城鎮持續發展,到了2040年時,全球的基礎建設投入需求將會達到94兆美元。

 

美國過去10年基礎設施投資比實際需要少近1.1兆美元

依據 Statista 於2019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在整體基礎設施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美國排名第 13,中國排名第36。Statista所統計的基礎設施投資是指網絡化的經濟基礎設施,包括交通、水、電力和電信系統。此外, 預計中國在2017年至2035年間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最多,總額將超過23.6兆美元。

 

Statista報告估計,以美國為例,2010-2020年基礎設施投資比實際需要少近1.1兆美元,其中水陸交通是資金最匱乏的領域。道路品質是一個國家生產力、安全和滿意度的重要因素。由於各種原因每天都在使用道路,而為了建設和維護道路,政府的成本往往很高。糟糕的道路質量也可能導致潛在的事故和粗心大意。道路傷害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僅在美國 2019 年就有 40,999 人喪生。

 

中美兩國.施政重心在基礎建設

中美兩國競爭的項目,從高科技進入基礎建設的領域。位處太平洋兩端的世界第一大國與第二大國,皆把未來的施政重心放在基礎建設。

 

美國打出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的口號, 中國則有「十四五」規劃,其中的重中之重,則是「新型基礎建設(新基建)」的戰略。

 

中國「十四五」規劃,「新基建」強調科技自主 

中國自1953年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長期規劃,每五年規劃一次。歷屆「五年計畫」的實施與執行,讓中國實現從自行車到高鐵的跨越式驚人發展,且中國基礎設施質量在全球排名晉升到第36名(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

 

過去20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維持全球第一,中國以高效率的「中國速度」建設各項基礎設施,基礎建設之完工速度甚至有「基建狂魔」的稱號。連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在入主白宮時也曾強調中國的基礎設施,他在2016年的一次集會上表示:「他們的大橋讓人難以置信。」

 

由於中美貿易爭議及疫情之影響,今年開始的第十四個五年計畫(十四五,2021~2025),以科技自主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做為後疫情時代振興經濟之主力。「新基建」以5G網路、AI、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據中心、雲計算、固定寬頻、傳統基礎設施數位化智慧化升級等重點領域投資,總規模達17.5兆人民幣,由此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產業規模增加約2.8兆人民幣。透過「新基建」,中國將推動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打造一個強國體質。(有關中國新基建內容,請參考《華商世界》雜誌第46期《新基建‧提升中國數位競爭力》一文)

 

美國基礎設施評分為「C-」

相較於中國的計畫性發展,美國基礎建設的老舊就令人感嘆。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快速發展經濟、太空、軍武、科技,在全球獨占鰲頭,唯獨本土的鐵路系統老舊,美國至今尚未有一條高速鐵路。

 

美國各地的公共建設囿於經費不足,老舊、過時、年久失修的現象為人詬病多年,美國每年基礎建設支出占比,從1950年代超過4%的高峰後便下滑,至2019年僅占2.7%,顯示各項基礎建設都存在高度安全隱憂,維修優化迫在眉睫。

 

今年3月,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發佈評估報告,美國基礎設施的評分為「C-」,這一評分意味著總體上處在平庸水平,一些領域有重大缺陷。即便如此,這已達到美國20年來的最高得分。超過4.5萬座橋樑處於「糟糕」狀態,43%道路當前狀況欠佳或不夠好;另外,還有超過15%的廢水處理系統超過它們的設計容積,許多水庫也出現問題。導致美國每戶家庭耗在維修、燃料和流失生產力的平均成本約3,300美元,且要解決橋梁道路年久未修就要花7860億元。因公路狀態不佳導致交通阻塞讓上班族每年通勤時間平均增加了54小時。過去這個冬季,德克薩斯州在極端寒冷天氣中遭遇長時間大面積停電,使得基礎設施問題再次甚囂塵上。

 

美國基礎建設老舊,全球排名下降至第13名

由於美國多年來一直忽視老化的基礎設施,因此,拜登政府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需要增加投資以應對新的挑戰,譬如開發新的數位基礎設施或達到新的環境目標,而另一方面還要彌補過去對基建投資的疏忽。

 

美國總統拜登在3月25日,首次總統新聞發布會上向記者們表示:中國的基建投資是美國的三倍,而美國在基建方面相較2002年的世界排名第5名,已下降至2019年第13位。美國基礎建設排名在近二十年間逐漸下降,再次印證美國在國家整體競爭力全球第2名的優勢領先之下,儘

速改善自身的基礎建設品質及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對於維持美國國力的重要性及急迫性。

 

新加坡基礎建設.全球排名第一

依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2019年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新加坡以84.8分高居榜首,在基礎建設部分也高踞第一名。美國總體競爭力排名第二,在基礎設施部分則排名第13名。至於中國總體排名為第28位,基礎設施排名則為第36。

211006基礎建設狂潮圖片1.jpg

 

211006基礎建設狂潮圖片2.jpg


「百年一遇」 美國通過歷史性基礎建設法案

美國參議院在8月10日通過規模約1兆美元《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Th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IIJA)》,來修繕全美道路、橋梁和提升寬頻網路設施等基礎施設,堪稱2009年以來最有實質的政府開支方案,用在建設道路橋梁等運輸系統、對抗氣候變遷、強化公用設施不足的社區、消除數位鴻溝,琳瑯滿目的各施政項目將觸及國人生活幾乎各個面向。

 

在這項耗費鉅資的計畫中,包括4500億美元先前已批准的支出,以及5500億美元新增支出,其中內容包括:1100億美元用於高速公路;660億美元用於鐵路;650億美元用於擴大寬帶網絡建設;550億美元用於更換鉛管,提供清潔飲水;420億美元用於機場和港口;400億美元用於維修橋樑;75億美元用於電動車充電站;210億美元用於清潔舊礦產地和油田上的土地和地下水。

211006基礎建設狂潮圖片3.jpg


美國疫情下經濟的「強心針」

這項基礎建設法案尚待眾議院通過方可交由總統簽字生效。當完成立法後將成為美國數十年來在道路、橋樑、機場和水利工程方面規模最大的投資。美國可望在建構基礎建設的過程中,達到優化交通網絡、建置永續環境、對抗極端氣候災害之多元目標,間接創造就業機會之餘,也為疫後復甦打了一劑「強心針」。

 

依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在7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峰值到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創紀錄萎縮了19.2%,證實了新冠疫情衰退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2020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以18.3%的歷史性平均增速反彈。

 

過去兩年來,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打擊巨大,復甦速度也同樣迅速,背後也要歸功於大規模刺激計劃。正如美國總統拜登在推特(Twitter)寫道,這份法案代表「對我國基礎建設歷史性、百年一遇的投資(once-ina-generation)。如果不做,我們承擔不了後果」。

 

美國基建法案新支出所需的財源

拜登總統表示,基建案將為美國帶來數百萬個工作機會,並帶來數兆美元的經濟成長。但錢從哪裡來? 根據美國白宮發布的一份清單,這些支出將透過重新規劃現有的聯邦資金、公私合作以及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U.S., 簡稱IRS)加強執法所獲得的收入來支付。目前協議出的主要財源包括:縮減「租稅缺口」,即美國國稅局(IRS)應收稅款與實際收獲的落差;將未用到的聯邦失業補助、防疫紓困等資金,變更用途,另外還有延長海關使用費、對化學品徵收「超級基金」稅,以及5G頻譜拍賣收益等。

211006基礎建設狂潮圖片4.jpg

 

中國在基建支出比例是美國三倍

中美兩國的競爭,從高科技進入基礎建設的領域。美國祭出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中國則有「十四五」規劃,重中之重是新基建的戰略。兩國在基礎建設的投資,美國計畫在8年投資1.2兆美元,中國則是5年投入10兆人民幣。

 

相對中國而言,美國的基礎建設顯得落後得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在基礎設施的支出約為8兆元,同期美國聯邦支出為1460億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48個成員及觀察員國家裡,2018年基建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比,中國以5.57%列為第一,美國僅為0.52%。但中國沒有放慢腳步,2021年的預算裡,光用於發展新基礎設施項目的撥款就達940億美元,更遑論其他了。

 

依據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數據顯示,美國在基礎建設的支出占GDP的2.4%,而中國為8%。這就是拜登強調的,中國在基建上的支出比例是美國的三倍。

此外,相比中美在傳統基建方面,中國從2015到2020年將鐵路系統增長了21%,達到9萬1千英里,計劃到2035年再鋪建3萬1千英里的鐵路線。按此速度,中國將在這個世紀的中期,超過美國16萬1千英里的鐵路系統的總長度。

 

美國的基礎設施法案計劃投入1100億用於道路、橋樑和其他主要項目。但中國計劃到2035年將其高速公路系統增長47%,使高速公路總長度達到12萬4千英里,超過美國目前的9萬8千英里的高速公路總長度。

 

美國的法案將投入250億美元用於現有機場的維修和升級。而中國當局宣佈到2035年前將興建162個新機場。美國的基礎設施法案還將支出650億用於興建全國高速寬頻,解決目前美國城鄉寬頻差距的問題。而中國官媒2019年表示,中國98%的農村地區已經有光纖或4G寬頻網際網路服務。

 

不可輕忽的中國基建狂潮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中國擁有至少有100萬座橋樑,也包括大部分世界最高的橋樑。在世界100座最高摩天大樓中,49座在中國。

 

此外,比爾·蓋茲(Bill Gates) 2014年還提及一個數據。中國此前三年使用的水泥,比美國整個20世紀使用的水泥還要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生產的水泥遠遠超過22億噸,若根據蓋茲引用的估測數據,美國在截至2000年的100年間使用了45億噸水泥。根據國際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數據,中國鋼鐵產量超過了世界的一半,去年的鋼鐵產量是美國的14倍。

 

此外,中國的高鐵全長達23,550英里,可以在紐約和洛杉磯之間往返四個來回,北京計劃到2025年時將高鐵總長增加30%。中國正為在北京附近舉辦的冬奧會和西藏地區籌備新的鐵路線路。中國自2004年開始建設高鐵,西藏是最後一個開通高鐵的地區。

 

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官方檔案顯示,1991年上海官員曾邀請世界銀行的城市規劃師來考察當地修建地鐵的可行性,考慮到上海處於長江流域,世行的規劃師認為海處於長江流域,不適合修建地鐵,建議普及公交出行。但30年後的今天,上海地鐵已成為全球裡程最長、最繁忙的地鐵系統之一,每天運送乘客超過1,000萬人次。中國已有數十個城市紛紛效仿。

 

歐盟國際基建計畫將與美聯手.抗衡中國一帶一路

自從2013年以來,中國已在60多個國家啟動建設項目,尋求與東南亞、中亞、中東、歐洲和非洲的陸海聯繫網絡。美國及歐盟懷疑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將通過基礎設施將歐洲與亞洲連接起來,並藉此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為抗衡中國「一帶一路」,美國6月在G7(七大工業國集團)峰會倡議「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簡稱B3W)的全球基礎建設計畫,並獲其它G7成員國支持。

 

「重建更好世界」計劃將在中低收入國家大舉投資基礎建設,被視為西方民主聯盟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替代品。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華府將透過600億美元資本的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投資包括5G電信、港口乃至疫苗等海外基建。

 

此外,歐盟7月也通過一項連接歐洲與世界的全球基礎設施的「歐盟全球連結」(A Globally Connected Europe)的戰略計畫,強調目的是推進歐洲經濟、外交發展及利益,並促進歐洲價值觀。項目則放眼全球範圍內有重大影響力的項目,並鼓勵民營部門參與,加強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

 

「歐盟全球連結」呼籲建立更多夥伴關係與合作,包括與東協和美國。目前歐盟雖通過「歐盟全球連結」,但更多細節尚待公布,歐盟盼在2022春季前與各方進一步討論。

 

歐盟外長呼籲歐盟委員會鼓勵私營企業投資,並最遲在明年3月提交一份基礎建設項目清單。有關項目應「有較大效應和可見度」,例如鐵路線和港口擴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數據傳輸和電力網線等。

 

基礎設施和科技進步.決定國家競爭力

基礎設施和科技進步是一個國家長期經濟發展的兩個基本要素。任何國家的基礎建設政策都是在規劃未來。在爭奪全球霸主地位時候,佈局基礎建設已是絕對的關鍵因素,無論是未來的國家競爭力,還是奠基未來的經濟成長。

 

(END)




 
瀏覽次數:495

回最頂